2022-07-18 - admin
围绕宜居宜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县城、集镇、乡村互融共进、协调发展。
镇雄县成为了这次参赛的最大赢家。他们,因行走在赤水河畔、居住在赤水河源头,因喜欢河流中的浪花和两岸的风声,因热爱脚下的土地和身旁的人们,而书写创作、而吟诵歌唱。
音乐爱好者们在赤水河源头歌唱,歌唱的是赤水河源头的流水之声、鸟虫之鸣、鱼虾之欢,歌唱的是赤水河畔的山岸之绿、自然之美、生态之变,歌唱的是新时代的人民之勤、建设之赞、美酒之醉。赤水河两岸,受水滋养润泽,这块历史厚重而有着淳朴民风的土地孕育了多彩多姿的音符和一大群才华横溢的音乐人。音乐节是歌手和观众的盛会,更是一个极具内涵的艺术标识、生态标识、产业标识,将推动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笔者在听到一位外省的参赛选手说这样的服务,是一种歌唱时,感到非常自豪。在镇雄县委、县政府的有力统筹下,各职能部门对工作精准谋划、用心策划、任务细化,大家积极发扬东道主风格,强化服务意识,每一个组都尽职敬业工作,每一个人都是导游员和讲解员,台前幕后无缝对接,场里场外均零失误,赤水河源头的镇雄,大家宾至如归。
词曲创作者中,有大家也有新秀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罗威牵头下,成立2年的剑川县青年创新创业协会正带领一群返乡青年自主创业,通过电商直播推介非遗工艺品及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带动文旅发展和农特产品销售,全年实现产值3200余万元。渝昆高铁作为云南省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将于2027年建成通车,昭通将构建连接昆明、融入成渝的1小时经济圈。
聚焦强枢,打造高效运转大枢纽。从磷起步,国家宣布昭通磷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昭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磷矿资源开发的战略风口,发展磷基及新能源电池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是市委、市政府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产城融合、促进增收的路线图,是开发开放、跨越赶超的总抓手,是实现在全省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位势之变的先手棋。坚持昭鲁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城市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道路交通一体化、城乡融合一体化、公共服务同城化、社会治理同城化4+2发展格局。
依托国家规划的成渝昆等综合运输走廊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完善通达四川、贵州、重庆等省际快速运输大通道,形成通江达海、东西畅达、南北畅通、出境出省的一沿两纵两横对外开放通道新格局。资料图 图源:云南新华书店微信公众号最让人激动的是,昭通建管并举、提质增效,城市发展焕发新活力昭通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宜人、宜居、宜业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加速崛起。
昭通水能资源丰富,洒渔河、秃尾河、瓦窑河流经中心城市,渔洞水库优质水源成为重要补水源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突出务工人员、三类对象、避险搬迁对象、失地群众、易地搬迁对象五大群体,聚焦增收、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五大任务,以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去年,全市民生资金支出占比达82.4%,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就业增收成为最安心、最放心、最舒心、最贴心的民生幸福,去年,全市民生资金支出占比达82.4%。8月2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坚持因户施策、精准施策、一户一策,聚焦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以农户为基本对象,以村民小组为基本网格,深入开展户户清专项行动,建立2.5万个监测网格,组织5.5 万名干部常态化入户排查监测,41.8 万户脱贫家庭户户建立台账,量身定制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现代文旅5个千亿元产业,昭通已成为全省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中国笻竹之乡、世界优质天麻种源基地、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资源经济逐步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做强产的文章,让发展的动能强起来。水富港跃升为千万吨级枢纽港口,3000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
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8%、占比42.5%,工业投资增长45.9%、占比27.1%,投资动能正由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大水电、综合交通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产业投资拉动转变。强化协同治理。
打好就业增收、产业促收、政策助收、兜底保收组合拳,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按照做大昭鲁中心城市、做强镇雄副中心城市、做优县城、做特集镇、做美村庄总体思路,科学编制规划,构建全域覆盖、相互衔接、配套联动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梯次有序、疏密有致、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和人口等城市发展要素集聚力。
强化企业培育,着力打造顶天立地的重点产业集群、铺天盖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让人欣慰的是,昭通只争朝夕、大干快上,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过去,老百姓讲糟糕的交通简称昭通。同时,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水源工程加速成网、骨干电网加密推进、通信网络加力提速、能源物流加快建设,形成有效支撑昭通发展、更好服务全省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首次达到100%,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1%,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等战略布局,系统谋划建设公、铁、水、航、邮等工程项目,形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全面夯实六大战略交通基础。同时,组织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低收入群体,创新设立政策性防贫保险和医疗惠民保险,兜牢特殊家庭返贫致贫网底。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全市市场主体达到35.92万户、居全省第4位。聚焦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最重要的路径,严格限制四高项目落地,狠下决心关闭煤矿23座、砂石料场116个、规模养殖场18家,实施易地搬迁群众3.61万人。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推动城乡社区协同治理从体制构建向体系构建转变。全力推动10个专项行动和10大示范工程,启动大关天星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相融合。
近年来,昭通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扛牢扛实源头责任,整合投入52.43亿元资金,全面抓实六大行动,全力推进保护治理。成功举办六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加快开发智慧+劳动力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全省第一。
苹果飘香 资料图最让人自豪的是,昭通奋力拼搏、干中求进,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昭通坚持聚焦政策提效力,聚焦投资增动力,聚焦工业强内力,聚焦服务添活力,经济发展不断向上向好。竹海带富了一方百姓,全市竹子种植规模达到603万亩,成为老百姓的绿色提款机和幸福不动产。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是全省第一家新建营业的区域医疗中心,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效运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序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出台政策支持农民工返城不返乡,让更多群众实现安居梦、过上新生活。
成贵高铁通车运营,昭通迈入高铁时代。统筹推进五城共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四大改造,今年实施300公里市政管网、38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75个老旧小区、4089套棚户区改造建设,推进G247鲁甸至大关、G352昭阳至鲁甸快捷大通道项目建设,启动昭鲁中心城区十大公园改造,持续推进古城改造保护提升,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未来三年,昭通将全力实施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物流、客运、智慧交通7个三年行动,努力完成投资2000亿元,力争十四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00公里以上,铁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540公里,航道通航及在建里程达600公里,昭通新机场建成投用,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更加高效,城际公交及重点乡镇城乡公交全覆盖,智慧监管、智慧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努力将昭通建设成为全省综合交通最优的州(市)之一十四五期间,昭通在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方面有哪些考虑,近期有哪些具体举措? 当前,昭通正处于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黄金期,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对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作用,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聚焦补网、壮骨、强枢、兴昭,实施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努力再造昭通区位优势。
依托国家规划的成渝昆等综合运输走廊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完善通达四川、贵州、重庆等省际快速运输大通道,形成通江达海、东西畅达、南北畅通、出境出省的一沿两纵两横对外开放通道新格局。就业方面,精准落实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措施,全市301万农村劳动力、105万脱贫劳动力、19.7万易迁劳动力就业率分别达86.9%、89.2%、92.2%,国家乡村振兴局领导对昭通四有就业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硅模发展,合盛硅业、旗滨光伏玻璃等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支撑起昭通绿色硅铝的四梁八柱。聚焦强枢,打造高效运转大枢纽。以硅产业等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硅树脂、硅橡胶和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产业。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是全省第一家新建营业的区域医疗中心,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效运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工作中重点突出3个致力: 致力打造最美生态河流。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围绕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立足昭通丰富的硅、磷、煤,以及水电、光伏、页岩气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资源经济,细化制定了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文化旅游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立起了全市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现代农业。
成功举办六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加快开发智慧+劳动力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全省第一。坚持因户施策、精准施策、一户一策,聚焦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以农户为基本对象,以村民小组为基本网格,深入开展户户清专项行动,建立2.5万个监测网格,组织5.5 万名干部常态化入户排查监测,41.8 万户脱贫家庭户户建立台账,量身定制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国网电商成远光软件第一大股东

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用户狂喷、天猫先急眼了?
【每日一习话】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

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用户狂喷、天猫先急眼了?
11月钢铁PMI为45.2%钢市淡季特征凸显

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用户狂喷、天猫先急眼了?
一图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

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用户狂喷、天猫先急眼了?
时政新闻眼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这样布局

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用户狂喷、天猫先急眼了?